年度營運計畫概要
112年全球迎來後疫情時代,各國力拼經濟復甦。然而地緣衝突引發的俄烏戰爭未平,以巴戰火又起,加以美中關係不斷惡化,全年通膨未見顯著降溫,經濟及政治的不確定性均使全球經濟復甦蒙上重重陰影。
憑藉堅實的經營優勢及韌性,中興電工安然度過疫情挑戰,期間營收、獲利均屢創佳績。112年對中興而言,卻是充滿危機及挑戰的一年。112年度,受惠疫後國內外旅遊復甦帶動停車業務翻揚,加以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及台電強韌電網計畫,使公司於重電設備及綠能發電相關業務成長動能強勁,中興電工締造全年營收再創221.45億元新猷!
然而期間中興電工也遭遇雲豹甲車案風暴考驗,所幸經營團隊面對風險應對得宜,與全體同仁齊心戮力保障股東權益,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故能在風暴中依舊締造合併稅後淨利新台幣15.8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3.25元的經營成果,並於董事會通過發放112年度現金股利每股3.6元。
榮譽與肯定
商業週刊與台大風險中心團隊合作,以五項指標:碳生產力、碳排增加率、減碳承諾度、管理階層、範疇三碳排等企業公開的永續年報數據作為評分依據,評選全台碳競爭力100強企業。中興電工長期致力以核心本業,深耕綠能永續產業,持續推動節能減碳,2023年榮膺《碳競爭力100強》優質企業。
中興電工堅持產品與工程品質與推動綠能環保之信念從未鬆懈,中興電工於112年度以承攬台電公司之「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發電計畫大潭電廠端暨林口電廠端既設161kV開關場設備增設工程」,有效運用既有開關場空間,提升及改善執行設備功能,除強化電網供電能力,同時免除新設開關場冗長建造時程及巨額成本,一舉榮獲第23屆公共工程金質獎設施類設計及施工雙料優等殊榮。同時中興電工更憑藉歷年於公共工程建設的優良實績,一舉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特別貢獻獎(連續5屆、10屆、15屆得獎之廠商及主辦機關)。
公共工程金質獎向來被視為「工程界奧斯卡獎」,是工程界的最高榮譽,堪稱公共工程界的典範。本次獲獎實是對本公司工程品質的高度肯定,亦是全體中興團隊最大的榮譽。
(一) 經營工作重點
強韌電網計畫全面啟動 持續挹注營收及獲利
為全面提升台灣電網面對各項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同時為2050年淨零轉型預作準備,台灣電力公司於112年起推動十年總經費5,645億元「強韌電網投資計劃」,以推動分散電網工程(4379億元)、精進強固電網工程(1250億元)、強化系統防衛能力(16.9億元)為三大主軸,並包含5項分散、3項強固及2項防衛等10大具體作為,確保台灣地區未來經濟發展及民生所需用電無虞。
電網乃由發電廠、變電站、輸電系統、配電系統等建構而成,中興同時為國內重電產業中氣體絕緣開關設備及各式輸配電、綠能工程領導廠商,在配合政府電力政策發展及既有競爭優勢下,近年來於電力相關業務上表現亮眼。未來仍將運用企業資源,積極掌握各項發電廠開關廠、離岸風力變電站、儲能場新建以及台電配電變電所屋內化等相關工程設備案件,再創業務高峰。
iCHARGING打造全台移動需求的充電生活圈
iCharging作為充電服務的先行者,憑藉中興電工電力管理領先技術以及嘟嘟房停車場市場優勢,搭配全台電動車市場升溫,iCharging電動車充電版圖於112年加速擴張!
iCharging實踐「停車即充電」的便利充電概念,充電站版圖成功橫跨高速公路服務區、城市、科學園區等三大區塊,更是獨家取得台灣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營運服務經營權的充電品牌。截至2023年止,共計取得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一至三期,共計 16 處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站經營權,建置108 格充電車位,16 MW充電網路,未來將擴充至 40 MW 以滿足電動車成長需求。
為響應政府的綠能政策,iCharging結合氫能發電和智慧電網管理,於充電站導入高容量儲能系統(BESS)與氫能備援電力系統,結合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MS) 之智慧電網管理系統更進一步節約用電、減少碳排放量。透過削峰填谷的能力,iCharging可在台電尖峰時段釋放電力,降低充電樁對市電的依賴,預計在8年內可減少 709 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附量,實踐綠色交通和節能減碳的未來。
(二) 未來公司發展策略
揮別雲豹甲車案陰霾,中興電最壞的階段已經過去!展望113年,憑藉穩健的經營韌性,即便面對詭譎多變的經營挑戰,中興電工仍將以電力專業之競爭優勢,以敢變、創新的經營理念,開創新的企業格局,朝永續經營的目標邁進。
(三) 外部競爭、法規環境及總體經營環境影響
1. 重電業為國家基礎產業並屬內需型產業,中興電工目前為台灣市場市佔率最高及相關技術之領導廠商。中興公司於重電產業具備完整且領先的GIS設備產品線、豐富的工程經驗及發電併網之專業能力,均有助降低外部競爭及總體環境之影響。
2. 中興電工近年來積極進行轉型與升級,已發展出包括電力、系統整合、新能源、嘟嘟房、大陸等事業群,以綠能、服務及其他三大面向進行多角化發展,成效已逐步顯現,有效降低單一產業之風險性。
3. 大陸業務轉型與成長:透過精密加工技術之升級,已成功跨入半導體及光電設備精密加工業工,並順利承接國際大廠訂單,受單一地區的競爭與經營環境的影響機率已逐步降低。